碱洗是一种化学清洗方法。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或磷酸三钠配制成的高强度碱液,以软化、松动、乳化及分散沉积物。往往添加一些表面活性剂以增加清洗效果,常用于锅炉的除油污垢,碱沉积物的硅酸盐垢。碱洗在一定温度下使碱液循环进行。

在上一期内容中我们讲了碱洗的三大缺陷之一——流痕。今天我们接着来讲碱洗的另外一个缺陷——外观粗糙。

外观粗糙:人们往往喜欢那些柔和、细腻的砂面表面,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铝材砂面外观的粗细度常难以保持稳定,外观粗糙是碱洗法生产砂面铝材时常遇到的问题。通常是由原始铝材存在组织缺陷所引起的(粗晶或金属间化合物沉淀粒子大)所引起,提高原始铝材的内在组织质量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碱洗后外观粗糙一般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①碱洗速度太快。

②采用的挤压机吨位偏小。由于挤压制品的挤压比太小(λ<5),铝棒的原始晶粒没有经过实质性的破碎与再结晶这一变形过程,保留了一定程度的铸造组织,原始铸造组织的遗传造成了制品的粗晶表面。

③挤压后淬火不足。对6063铝合金挤压,厂家在挤压出口处都安置一定数量的风机,这是对挤压制品进行风冷淬火,刚挤压出来的制品在温度降至250°C以前,其内在组织都在发生一系列变化——再结晶、再结晶晶粒长大、强化像Mg2Si沉淀和Mg2Si粒子长大。因此应该进行快速风冷淬火,风量不足或风机数量不够的缓慢冷却方式容易引发再结晶晶粒粗大和大粒子Mg2Si组织。

④铝棒加热温度偏高或挤压速度太快。阳极氧化操作者有时为了避免碱洗粗晶现象发生,而大大缩短碱洗时间,但效果往往不那么理想,对出口温度偏高的挤压制品,常常碱洗2~3min(有时甚至1min)就会严重起砂。

⑤挤压用的铝棒原始晶粒尺寸大。国家标准对挤压用铝棒晶粒度的要求是≦2级,铝棒的晶粒度大小无疑对挤压制品的晶粒粗细有一定的影响。

针对以上几种外观粗糙现象引起的原因,相应的对策措施是:选用晶粒度符合国家标准的挤压铝棒;控制好挤压制品的出口温度;加强挤压后的淬火;合理控制碱洗速度等。

以上就是碱洗出现外观粗糙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如果您喜欢本期内容,可以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评论,我们都会给您回复的,下期我们会更新斑点及其解决方法。欢迎您前来观看。

参考资料【铝合金阳极氧化与表面处理技术】

联系电话:15989486093

联系人: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