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铝合金和其他金属表面是没有油污的,但在生产机械切割时会沾染油污,或者操作员在用手触碰工件的时候也会造成油污。油污的覆盖会影响后续的氧化工艺,引起工件不良。所以除油是铝表面处理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步,碱洗除油是比较传统的除油方法,但是你知道碱洗除油都有哪些基本成分,它们又有哪些功用吗?
碱性除油剂:如ht100 低泡除油粉。一般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钠、硅酸盐、表面活性剂及其他添加剂组成,这些组分的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1)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很强的皂化能力,但润湿性、乳化作用及水洗性均较差。由于氢氧化钠对铝合金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用量较少,一般在3~6 g/L,也可根据情况不添加氢氧化钠。
(2)碳酸钠 碳酸钠呈弱碱性,有一定的皂化能力,但水洗性较差。碳酸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生成的碳酸氢钠对溶液的pH值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当pH<8.5时皂化反应不能进行,pH>10.2时则肥皂发生水解。碳酸钠对铝的腐蚀作用轻微,可用于配制铝合金类除油剂的主盐。使用碳酸钠时要注意硅酸钠的用虽不可高,否则易生成重碳酸钠而使除油+效能降低。
(3)磷酸三钠 磷酸三钠呈弱碱性,有一定的皂化能力和缓冲pH值的作用。同时,磷酸钠还具有乳化作用,在水中溶解度大,水洗性好并能使硅酸钠容易从工件表面洗去,是一种性能较好的无机除油剂。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钠是常用的三种用于化学除油的碱类物质,但它们的碱性都会控制不能太高,在生产ht100 低泡除油粉的时候,像氢氧化钠用量不能太大。
(4)乳化剂 乳化剂在除油溶液中主要起促进乳化、加速除油进程的作用。在碱性除油液中加入乳化剂,可以除去非皂化油污。常用的乳化剂有OP-10、平平加、油酸三乙醇胺皂、6501、6503、磺酸等。油酸三乙醇胺皂用于黑色金属或铝合金的除油效果好,清洗容易,但易被硬水中的钙、镁离子沉淀出来。OP-10是一种良好的乳化剂,除油效果良好,但不易从工件表面洗掉。平平加对皂化油和非皂化油均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和分散作用,同时净洗能力强。6501、6503有良好的乳化发泡性能,用于硬水及盐类溶液中,性能稳定,不会被钙、镁离子沉淀,但用量比OP-10大。
除油剂除了上述的主要成分外还需要加入适量的钙、镁离子络合剂,以提高其除油效能,常用的络合剂有柠檬酸三钠、EDTA-2Na等。对于铝合金类的除油剂在配制时还可添加适量的硼酸钠以改善碱对铝合金的腐蚀性。
碱性除油需要注意的是弱碱性,不论是强碱还是强酸都会对铝基体表面造成腐蚀,过强的酸碱性反应速度过快,控制十分困难。氢氧化钠虽然是常用的除油成分,但是其在除油剂中用量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