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良品的铝合金手机壳,其表面阳极氧化膜除了我们上次提到的和材料、硫酸浓度以及溶液温度有关,还和电流密度、合金中杂质的成分等等也有关系,甚至和良品氧化膜生成后的继续处理关联也很大。我们来详细的看一下。
封闭处理的必要性
由于阳极氧化膜的多孔结构和强吸附性能,表面易被污染,尤其处在腐蚀性环境中,腐蚀介质进入孔内易引起腐蚀。
因此,经阳极氧化后的皮膜不管着色与否,均需使用ht830高温封孔剂等试剂进行封闭处理,以提高氧化膜的抗蚀、绝缘和耐磨等性能、以及减弱它对杂质或油污的吸附。
电压和阳极电流密度的影响
铝制件通电氧化时,开始时很快在铝制件表面生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膜;随之电阻增加电压急剧升高,阳极电流密度逐渐减小。电压继续升高至一定值时,氧化膜因受电解液的溶解作用在较薄弱部位开始被电击穿,促使电流通过,氧化过程继续进行。
杂质不利于阳极表面
合金中含铜、硅等元素时,随着氧化过程的进行,同样由于在电解液中的阳极溶解作用,使合金元素Cu2+, Si2+不断集聚。当Cu2+含量达0.02g/L时,氧化膜上会出现暗色条纹或黑色斑点。一般含有其他杂质金属的铝合金,其表面预处理的时候都会出现一层黑灰,在氧化前景先要使用ht408无铬除灰剂等除灰工艺来处理它。
电解液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Cl-、F-, N03-和Al3+, Cu2+、Fe2+等离子。当Cl-,F-、N03-等阴离子杂质含量高时,氧化膜的孔隙率大大增加,氧化膜表面变得粗糙和疏松。
当杂质含量超过极限值,制品表面会发生穿孔而报废。这些阴离子杂质来自配制电解液和清洗工序中的水源,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水质。
电解液混浊度的负面影响
阳极氧化时,电解液的混浊度对氧化膜表面光亮度影响极大。
通常,硫酸氧化膜是透明的,它的主要成分是Al2O3。多孔状的氧化膜具有极大的吸附性能,利用这一特点将铝和铝合金表面进行各种色彩图案花纹的装饰。
若在电解液中含有各种不透明的固态混浊物,也被吸附填充到膜孔中去,会使氧化膜透明度下降,膜层的反光率受到阻挡,从而影响氧化膜的光亮度。
混浊物来源于铝制件前处理不良和清洗水质不净,或由于阴阳极反应剧烈与溶液的对流作用使杂质不易沉淀于缸底,被分散悬浮在电解液中,电解液透明度较差,甚至不透明并带有一定的色泽。因此,对那些外观要求较高的铝制品,在氧化过程中,必须对电解液进行连续过滤。
以上就是笔者以往经验总结下来的一些心得,当然,笔者知道可能杂七杂八的因素不止提到的这些。相信有很多老师傅也有不同看法或者独家秘笈,不介意的话可以一起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