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铝材表面封孔方法,最广为人知的是划分成:高温封孔、中温封孔和低温封孔,其实从封孔物质来说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来看下不同的封孔方法对铝材的耐腐蚀性有何不同。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研究了6种封孔方法对铝材阳极氧化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都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硬脂酸封孔后的氧化膜是最耐腐蚀的,依次是硫酸镍封孔后的,重铬酸钾封孔后的,沸水封孔后的,醋酸镍封孔后的,耐蚀性能最差的是氟化镍常温冷封孔后的。但是很多封孔剂也不能有些封孔要求,需要使用封孔后处理剂进行在此处理,以提高抗uv等表面性能。

对铝材阳极氧化膜经过不同方法封孔后的极化曲线进行比较。从腐蚀速度来看(即极化极限电流密度),硬脂酸的极化极限电流密度是最小的。因此,硬脂酸封孔后氧化膜的耐蚀性能比其余几种封孔方法的好,其次是硫酸镍封孔的,重铬酸钾封孔的,沸水封孔的,醋酸镍封孔的和常温冷封孔的。这与用磷~铬酸质量检测法所得结果是一致的。从腐蚀倾向来看(即腐蚀电位),硬脂酸、硫酸镍和重铬酸钾的腐蚀电位较大,醋酸镍、沸水和冷封孔的腐蚀电位较小(并且有点反常),未封孔的腐蚀电位最小。因此腐蚀倾向与用磷-铬酸质量检测所得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有镍封孔是十分常见的封孔方法,但由于环保因素,无镍封孔逐渐流行,该工艺配合封孔后处理剂基本可以达到有镍封孔效果。

不同的封孔物质对封孔效果都是有影响的,而且封孔温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在选择封孔工艺的时候,厂家一定要注意,如果某些封孔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建议使用封孔后处理剂进行在此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