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除灰是铝表面处理十分常见的一道工序,但是不同除灰方法或者配方,其效果都是不同的。而且有些情况下还有环保要求,需要使用铝合金无铬除灰剂等环保试剂进行处理,我们就来看一下常见的铝合金中和除灰应该要如何操作吧。

铝制品蚀洗后表面附着的灰色或黑色挂灰在冷或热的清水中都不溶解,但却能溶于酸性溶液,所以经热碱溶液蚀洗的制品都得进行旨在除去挂灰和残留碱液,以露出光亮金属表面的酸性清洗,这种过程称为中和、光泽或出光处理。其过程工艺是在300g/L-400g/L硝酸(1420Kg/m3)溶液中,室温下浸洗,浸洗时间随金属组成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浸洗时间3-5min。对含硅或锰的铝合金制品上的挂灰,可用硝酸和氢氟酸体积比为3:1的混合液,于室温下处理5-15s。中和处理还可以在含硝酸300-400g/L和氧化铬5-15g/L的溶液或氧化铬100g/L加硫酸(1840kg/立方米)10ml/L溶液中于室温下进行。但是某些情况还是要用环保的铝合金无铬除灰剂加以配合使用,以求达到环保生产要求。

其实不论是何种铝表面中和除灰工艺,抑或着是用环保的铝合金无铬除灰剂等不同的药剂,水洗都是十分重要的。各道工序间的水清洗,目的在于彻底除去铝制品表面的残留液和可溶于水的反应产物,使下道工序槽液免遭污染,确保处理效率和质量。清洗大多采用一次冷水清洗。但碱蚀后的制品普遍采用热水紧接着是冷水的二重清洗。热水的温度为40-60度。中和处理后的制品经水清洗就可以进行氧化处理,所以这道清洗应特别认真,以防止清洁的表面受污染。否则前几道工序的有效处理可能会因结尾的清洗不当而前功尽弃。经中和、水清洗后的制品应与上进行氧化处理。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不宜过长,如停留30-40分钟,制品就需要重新蚀洗和中和。

铝制品的中和除灰使用起来并不复杂,但是需要控制好各个配方比例,而且水洗也是尤为重要。厂家如果在铝表面中和除灰时,尽量做到严格控制生产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