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氧化师傅,现在华深为你一一解答:
一、铝离子对化抛有什么影响?
化学抛光溶液中铝离子的积累速度较快,随着铝离子浓度的不断积累,溶液的黏度也会随之提高。在通常情况下,铝离子浓度在30g/L左右时,其黏度约在1.73g/cm3左右,在这一范围内对化学抛光质量最为有利。低于此值或高于此值都易导致抛光面出现点状腐蚀。
为维护化学抛光溶液的黏度在最适宜的抛光范围内,工作时应根据抛光面质量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或更新,以保证抛光件的质量。当配制抛光溶液时,有必要添加适量使用过的旧溶液。
二、温度是不是越高越好?
酸性抛光溶液的温度一般控制在90~120℃之间,不同工艺略有差异。在此温度范围之内,无论是抛光条件、抛光质量,乃至环境都在最佳的状态。
当温度低于下限温度时,制件的抛光速度降低,且制件的表面变得不易整平、抛光,甚至出现条纹状腐蚀痕迹。
温度高于上限温度时,抛出制件的表面易出现点状腐蚀,其次还会使溶液中尿素等添加物的加速分解,失去抑制功效,增加酸雾逸出,恶化生产环境。
为获得优良的抛光质量,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溶液温度,对质量是有利的,如:新配制的抛光溶液宜选用工艺温度的下限:对使用已久,黏度较大的溶液可采取工艺温度的上限,按此条件控制溶液温度对质量是有利的。
三、抛光时间怎么拿捏?
铝及铝合金制件的抛光时间与抛光溶液的温度有关,就酸性化学抛光而论,溶液温度较低时,要适当延长抛光时间;溶液温度较高时则相反,要适当缩短抛光时间。化学抛光溶液的时间除与溶液温度有关之外,与溶液组分变化、制件外形也有关系。为此需根据当时实际情况确定抛光时间。
备注:影响化学抛光效果的因素较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点。
(1)铝合金的纯度较低。当铝合金纯度较低时是不适宜化学抛光的,应与设计人员商讨,如仍需要光亮的,则在可能条件下改为镀镍或镀铬,或下批投产之前改用优质铝材制作。
(2)制件表面有污物。铝制件进入化学抛光溶液之前需充分做好预处理、至制件表面不再有污迹物。
(3)抛光溶液中磷酸含量可能过低。适量补充后再试抛,若此时仍未见有所改善,并无其他条件影响,则可补充少量硝酸或硫酸再试抛。一般情况下都能及时得到调整。
(4)抛光溶液的温度过低。抛光溶液的温度范围虽然较宽,但温度对溶液的组分变化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如新配制溶液在工艺温度的下限即能获得理想的抛光质量,这是因各组分都在工艺规范之内,且黏度也较小;当溶液使用一定时间之后,由于溶液中有关成分配比的变化,且溶液黏度增加,往往需要采用工艺规范上限的温度,有时即使温度达到上限也还不能满足抛光要求。为此,抛光时溶液的温度要根据抛出制件的实际情况临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