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氧化500问之009:如何正确合理的控制铝碱蚀的时间和温度?

阳极氧化500问之009:如何正确合理的控制铝碱蚀的时间和温度? 一、碱蚀的时间如何控制? 由于在整个碱蚀过程中碱蚀时间总共只需30~60s,时间较短,其控制难度大,为此应多引起重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碱蚀时间需注意以下两点。 碱蚀的短暂时间内需时时检查。碱蚀过程中若发现制件表面已全被灰黑色的挂灰所覆盖后,表明制件表面的油污已被除尽,若经多次检查制件的某一部位仍未见有挂灰,则应终止碱蚀,经清水清洗后检查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除去阻隔物后再碱蚀,以免因此而引起其余部位造成过腐蚀。这也是检验碱蚀件质量的手段之一。 不同件的碱蚀时间是不一样的。制件表面氧化膜的厚度,表面油污的多少和制件加工方式等都对碱蚀时间有影响:如有些制件所有表面都经机械加工成型,而有的件,如板材制件只是在边沿加工过,其余部位仍保持着原始的氧化膜,这些件在碱蚀液中碱蚀时间必然有较大的差别。若按相同的碱蚀控制时间,则前者会造成过腐蚀,而后者表面的氧化膜还未彻底除尽,当然也无法在此自然氧化膜上形成人工氧化膜。 板材制件表面多数还附有焦煳物(由热加工之前表面油污未曾除尽引起的)。这层焦煳物如事先不用特别手段是无法解决的,笔者采用的浓硝酸疏松焦煳物后再进行碱蚀处理,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过腐蚀。 二、碱蚀温度怎么调控? 碱蚀溶液的温度对碱蚀件的浸蚀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当碱蚀液的槽容积过小,而工作量又较大时,由于碱蚀时的放出热量升温较快,此时就有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尤其是碱蚀大材件)。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间歇操作,在夏季时也可先将制件在冷水中冷却后再进行浸蚀,也可更换部分溶液(取出热溶液、补入室温溶液)。 若当溶液温度升高后仍采用原先温度时的碱蚀时间,则必然会发生过腐蚀。实践中发现每升高10℃左右,碱蚀速度往往会增加一倍,超过60~70℃时,碱蚀速度增加值更大,此外温度过高时从槽中取出碱蚀件进入回收槽中的时间还必须大大缩短,否则制件表面极容易产生流痕,并增加溶液的带出量。有时工件发生过腐蚀就是与此有关。

By |2018-01-26T18:19:13+08:002018年1月26日|你问我答, 行业资讯|阳极氧化500问之009:如何正确合理的控制铝碱蚀的时间和温度?已关闭评论

阳极氧化500问之008:铝碱蚀过程中如何防止过度腐蚀?

碱蚀是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必须经过的一道工序,通过使用长寿碱蚀剂,可产生银白色亚光表面,铝材处理后的表面平整,晶粒特别细腻且有一定的亮度,不造成死色,同时还可以去除工件表面的划痕及滚印。铝材在高温、高浓度的碱蚀液中碱蚀时,反应是非常剧烈的,为避免引起过腐蚀,在操作中需要严加防备,其中以下五点尤为重要。 (1)碱蚀前的预处理要彻底。碱蚀前的预处理若不彻底,制件表面尤其在旮旯角落等处留有过重的油泥或难以与碱液起化学反应的污物,就会阻挡碱液与其下面铝的正常作用,如不断的反复碱蚀,则会引起过腐蚀。 (2)碱蚀时要防止互相贴合。贴合面的油污、氧化膜因不能与碱液充分接触,因此就不得不反复碱蚀,从而造成未贴合面遭到过腐蚀。 (3)碱蚀时制件在碱蚀液中要充分活动。碱蚀时如果制件在碱液中没有充分活动,则形状复杂件的盲孔、深凹部位会因受空气的阻隔,使得制件表面无法与碱蚀溶液充分接触,从而影响了该处油污、氧化膜的除去,经多次重新碱蚀后必然会使制件与碱液接触的部位受到过腐蚀。 (4)要严格控制碱蚀液中氢氧化钠浓度。过高的氢氧化钠浓度虽然有利于提高碱蚀件表面的光亮度,但也加速了铝与碱的反应速度。氢氧化钠浓度越高,铝与氢氧化钠反应越快。故氢氧化钠浓度要控制在工艺配方范围之内,不宜过高,且浓度过高时随制件的带出量也随之加大,既加速了铝的溶解速度,又加大了氢氧化钠的无谓损耗,在碱蚀复杂件时往往会引起难以控制的局面,由此过腐蚀的现象亦较多见。 (5)碱蚀时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铝在碱蚀时溶解的质量损失与浸蚀时间是成正比的,并随着浸蚀时间的延长,制件外表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由此可见控制碱蚀时间不仅仅是为防止过腐蚀的需要,也是保证表面质量的关键之一。温度过高也会加速腐蚀。有时还可能造成不能控制的局面,溶液损耗量大大增加。

By |2018-01-22T16:52:15+08:002018年1月22日|你问我答, 媒体中心, 行业资讯|阳极氧化500问之008:铝碱蚀过程中如何防止过度腐蚀?已关闭评论

Title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