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阳极氧化工艺中你对脱脂工序了解多少?
铝材进入阳极氧化处理生产线的第一道工序是脱脂,铝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乳液、轧制油或润滑剂,在半成品的储存中使用防锈油等必要的油脂,在机械抛光中使用抛光膏,都需要脱脂除去;铝材表面接触到油脂后,会阻碍其表面与处理溶液的充分接触,不能得到润湿均匀的清洁表面;若油脂带入后面的处理溶液中,将会破坏溶液的组成,对铝材形成二次污染。
一、 脱脂的目的:
除去制品表面的工艺润滑油、防锈油及其他污物,以保证在碱洗工序中,制品表面腐蚀均匀和碱洗槽的清洁,从面提高氧化制品质量。
二、方式方法
1、表面活性剂脱脂
表面活性剂是一些在很低的浓度下,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通常用于脱脂的有肥皂、十二烷基硫酸钠、合成洗涤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合成洗涤剂与肥皂相比,不会像肥皂那样生成硬脂酸铁沉淀和硬脂政钙,溶液可用硬水配制。
2、有机溶剂脱脂
有机溶剂脱脂是利用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这一特点的一种脱脂方法。常用的有(汽油、煤油、酒精等)。有机溶剂具有很强的脱脂能力,既能溶解非皂化油,也能溶解皂化油,但用其脱脂往往会残留有薄油层,需再进行碱洗作为补充处理;且绝大多数有机溶剂易挥发、易燃或易分解,有的蒸汽有麻醉作用甚至有毒性;其次有机溶剂价格较贵,大批生产使用时不便于管理。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采用这种方法脱脂。
3、电解脱脂
电解脱脂的电解质可用稀氮氧化钠溶液,浓度较低为10–20g/L,可少加或不加乳化剂。电解在室温下进行,亦可适当提高溶液的温度,以增加导电性,加速脱脂;提高电流密度,气体析出加剧,也能加快脱脂过程,一般采用的电流密度为4~8A/dm2。
4、酸性溶液脱脂
油脂在酸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酸性脱脂溶液中添加适量乳化剂和润湿剂,有利于油脂的溶解、乳化和软化游离,提高脱脂效果。
5、碱性溶液脱脂
碱性溶液脱脂是表面预处理中最主要、最常用的脱脂方法之一。这主要在于它的除油效果好、成本低、易于管理、设备简单、溶液基本无毒。其除油原理是借助于碱液对可皂化性油污的皂化作用和表面活性剂对非皂化油污的乳化作用,来达到除去这两类油污的目的。碱性脱脂溶液的配方有很多。目前,一般采用氢氧化钠、磷酸钠和硅m钠的传统工艺,硅酸钠、磷酸钠在溶液中,除了起润湿、缓蚀作用外,还可因水解生成游离碱而控制氢氧化钠含量的变化,使榕液保持稳定。溶液搅拌和加热均有助于获得最佳的脱脂效果。
就目前技术而言,良好的碱性除油剂,应能满足以下要求:
1、必须是对皮肤无刺激和完全无毒;
2、除油液必须具有很好的抗污物再沉淀能力;
3、除油剂各组分能快速而完全溶解,同时应具有稳定而良好的洗涤性能,在洗涤过程中不产生对洗涤效果有影响的副产物;
4、除油剂必须能抑制对基体金属的侵蚀到最小限度;
5、必须具有优良的润湿能力和很高的乳化能力来除去或分散油脂等表面附着物;
6、除油剂中应有软水剂,以防止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不溶性硬水盐沉积;
7、除油液碱度适中,不能对金属产生明显腐蚀行为,对于铝合金,pH值最好在9~12之间,同时亦要有较强的缓冲能力以维持除油剂的稳定活性;
8、必须是经济适用。